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,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,至今不辍。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,是祭祀、祭祖和扫墓的节日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清明节与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,历史上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。在传统社会中,清明节的节期持续时间较长(五六天到十几天,各地各时代不等),一方面是扫墓祭奠、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,一方面是踏青嬉游、亲近大自然的节日。直到今天,清明节仍然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清明节的节俗出现了较大变化,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。其一,在扫墓习俗方面,由于政府的提倡,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,缅怀先烈事迹,已成为许多组织和个人的选择。其二,表现在清明节俗活动除扫墓、踏青之外,大多处于迅速衰落的态势。20世纪中期以前,诸如荡秋千、放风筝、斗蛋等活动还在清明节为人们带来许多乐趣,而今天已很少有人能够领略那种快乐与趣味了。
在文字里安放思念,用阅读丈量春天
清明时节雨纷纷,当柳枝垂落第一抹新绿,我们既在追思中触摸生命的重量,也于春风里感受万物生长的蓬勃。图书馆愿以书香为舟,伴您度过这个承载思念与希望的时节。
以书为媒,传承文化根脉
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时刻,也是文化传承的契机。清明不只有细雨纷纷的哀愁,更有"万物生长"的生机。愿图书馆如春风化雨,助你在阅读中找到文化的根,看见未来的光。
借书还书,皆是成长足迹
图书馆祝全校读者假期平安。假期归来,新书已静候在架位,期待与您开启新的阅读旅程。那些借阅记录里的思考轨迹,终将成为精神世界的繁茂风景。
踏青之时,莫忘精神归乡
当您漫步校园感受春日生机,也请记得图书馆这方精神港湾。若假期外出,可随身带本诗集感受"路上读书看景"的诗意;若留校自习,图书馆不打烊,愿全校读者深耕学业。
愿这个清明,全校读者既能妥善安放思念,亦能在书页间播种新的希望。春暖山河,万物清明!图书馆始终在此,期待与您共赴成长!
初审:王 博
复审:王志岩
终审:王海燕